公交人过冬法则:坚持「公益性+市场化」的改革-专业论坛-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都市论道
UTP FORUM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都市论坛 > 专业论坛

公交人过冬法则:坚持「公益性+市场化」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4-03-28 11:17:54     编辑:Admin


孙林 | 作者
安安 | 编辑
公交都市发展论坛 | 头图来源
编者按:9月21日,在第九届公交都市发展论坛上,贵阳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林作了《实施战略突围,推进服务创新,走“公益性+市场化”新公交发展之路》主题报告。
孙林从市场、管理、成本、财力和债务等方面分析了传统公交的困境及原因。他强调传统公交的变革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提出 “五转”,通过“瘦身提质、降本增效”实现“四降”和“两增”,并提出打造“新公益”、构建“新公交”的新的对策及措施。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新一代的公交人应担当起更多的历史使命。

正文
当前,地面公交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市场萎缩、客流流失、效率下滑、债务居高,传统公交存在的问题不断凸现。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传统公交凛冬已至,公交到了变革转型的关键时刻。在严峻挑战面前,应该怎样担当起新时代公交人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共同面临和必然思考的问题。
贵阳公交坚定“公益性+市场化”发展方向,坚持“创新+用心”推动公交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力打造“新公交”,近年在公交转型发展方向作了积极的探索,下面和大家分享贵阳在公交转型方面的相关探索和经验。

一、困境与原因
贵阳公交曾经是全国公交的一面旗帜,是最后一个陷入亏损的省会城市公交,曾被誉为“共和国公交发展史上的奇迹”。迄今为止,贵阳公交的各项经营管理指标仍居全国前列。
近年,通过“瘦身提质,降本增效”实现了每年成本降低,但依然不能阻挡传统公交下滑的颓势,债务风险增大,运营难度加大等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
虽然贵阳公交把传统公交做到极致,但仍无法改变客流下滑、运营收入降低、公交分担率下降、企业运营日益陷入困境的趋势。可见传统公交运营管理模式无法让公交挣脱当前的生存困境,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反思。
当前,公交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出行格局已发生质的变化,其影响是长期不可逆转的。
很多人认为三年疫情会恢复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公交行业可以回到过去的辉煌,但实质上这次这是一场大变局,这场变局是质的变局,是绝非通过努力可以挽回的。因此努力是必须的,但没有正确的努力,是没有效果的。为什么这么说?我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判断的。
一是城市化进入高位平台期,规模扩张模式走到了尽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公交得以高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它是和城市同步的,城市在高速发展,公交也赢得了高速发展期。
二是过去公交是特许经营,基本等同于垄断,而现在出行方式多元化以后,多种服务主体并存,公交的服务和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三是人们出行实际上从共有-专有-私有的演变已成趋势,原出行模式、服务方式已被颠覆。因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出行方面表现得更加多元和个性,传统公交仍然是单一的,怎么去适应出行的需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是管理内卷偏离用户价值,“慢”成了公交最大特征,劣势凸显。出行的核心价值是快速,是满足老百姓更加便捷的出行需求。原来整个城市道路都是属于公交的,且城市半径很小,小汽车很少,所以公交是非常快的,能够满足乘客的理想到达时间。
而城市半径大了以后,城市拥堵彻底改变了公交的生存环境,“慢”成了公交最大特征。安全是前提和基础,我们的目标是让老百姓能快速到达,这才是公交企业的核心价值。
公交面临生死攸关大变局,传统公交存在五大困境,危机重重,陷入不可持续的发展陷阱。
◇ 市场困境
传统公交服务模式未能适应多元化出行需求。管理手段不灵,脱离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运行机制僵化,质量效率低下;服务品质低端,产品同质单一。
 
 
其他多元化出行方式乘坐舒适性好、时间可靠性高、服务产品多样、服务优质优价等优势均强于公交。资源被分割,市场被争抢,缺乏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公交不再是出行优先选择,而这是致命的。
◇ 管理困境
传统的公交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出行需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传统公交的管理已经严重偏离用户价值,失去用户价值的公交必然被抛弃。所以无论再怎么努力,乘客都是在用脚在投票。
首先,政策难落地。公交并未实现优先,公交成为出行的弱势群体,虽然出台了若干政策,但是真正落地的不多。
其次,“慢”是公交最大的劣势。而“快”才是出行的核心价值,是新的出行战胜老出行的法宝。
第三,管理内卷。由于指标体系庞杂,核心指标被弱化,管理偏离核心价值,缺乏活力。
第四,管理脱离要求。公交提供了大量复杂、低频、低质、低效的服务,公交的努力没有唤起大众的认同。
◇ 成本困境
成本日益增大,公交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公交刚性成本不断增加,导致价格与成本严重背离,加剧公交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公交企业彻底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所以不是公交不努力,而是公交的努力都被这些外部的因素所淹没了。
◇ 财力困境
经济下滑,土地财政走到尽头,财力不足导致政府支撑公交力度减弱。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下滑,财政主要收入来源受到极大影响,政府对公交的补贴成了“无底洞”,已陷入补不起的困境,造成公交企业亏损加剧,生存和发展举步为艰。政府财力到了“靠不住”的时候。
虽然现在贵阳支持力度加大了,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还没有改变,公交政策性经营亏损补贴到位率仍然很低。
◇ 债务困境
全国公交债务居高不下,公交运营难以为继。公交企业债台高筑,依靠融资维持运营模式已走到了尽头。
公交企业陷入“财政补贴不到位-企业依靠融资维持运营-运营成本增加-财政补贴到位率更低-企业持续增加负债超越红线-企业丧失融资能力资金链断裂”的债务怪圈。
我认为解决公交问题主要需要三方面努力,一是政府要扛起公益的责任,刚性落地。二是要解决历史性的债务问题,债务不解决,公交很难重生。三是企业必须改革。而债务问题是当前全国公交都面临的致命性问题。
传统公交发展出现两个反差与三个认知误区,不可持续成为最大问题。政府补贴不断增加,公交分担率却不断下降;企业成本不断增加,运营收入却不断下降是两个不可逾越的反差和矛盾,这导致传统公交企业彻底丧失自我造血机能,加剧其对政府的依赖性,逐渐演变成财政输血的“事业单位”,彻底躺平。
认为低票价的公交才具有吸引力、民生就是低价以及将公益和市场对立起来是当前存在的三个认知误区,这些认知误区严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严重违背了高质量发展时代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严重违背了公交企业的市场属性,局限了公交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二、转型与探索
传统公交发展走到了尽头,难以为继。凛冬已至,走出公交人的冬天,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政府要切实扛起公益的责任,切实承担起购买公益服务,降低企业发展包袱。
一是厘清公交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的边界。政府要承担起基础出行、保障出行的责任。多元的、个性的高品质出行需求通过市场竞争解决,采取“用者自付”的原则降低政府财政压力,激活企业经营活力。
二是财政补贴机制要得到刚性落地。政府对纯公益的普通公交购买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
三是切实有效解决公交历史债务问题,制定公交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拨付补贴款或注入优质资产化解公交债务暴雷风险。
企业要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公交要实施一系列变革。要通过“活机制、走市场、强服务”,以市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打造“新公益”,塑造“新公交”,重构新的出行服务体系。
近几年我们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公交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公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贵阳公交主动争取,赢得上级支持,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莅临公交“专题调研”,对公交的发展“专题研究”,使公交问题进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这方面,我们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一个是《贵阳城市公交运营成本规制办法》,在此基础上形成《贵阳市人民政府深化市公交集团公司体制改革方案》和《贵阳市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管理办法》,这实际上对未来公交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上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实施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是由传统公交向现代公交,常规公交向智慧公交。
思想转化是由僵化、固化的“运营思维”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从重运营向重经营转变。
方向转向,由计划模式的公益属性企业向“公益性+市场化”转变,打造“新公益”,塑造“新公交”。打造新公益,就是要打造有质量的公益,有效率的公益,要去泡沫化、去浪费;铸造新公交就是要符合当前现代化城市出行的需要,适应城市出行的发展和需求,根据百姓的个性化出行需求打造新的公交。
重心转移是由“纯公益”运营服务向“以市场为中心”,追求质量和效益转移。
管理转变,走出纯公益价值观,围绕打造用户价值,紧跟市场,紧跟需要,突出效率、质量和效率,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实施价值重塑,管理重构。
“瘦身体质、降本增效”,实现“四降、两增”
这几年我们围绕着“瘦身提质、降本增效”开展了相关工作,实际上瘦身是把规模和服务需要进行匹配,瘦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活下去。这几年,我们通过降车提效、减员增效、降低效班次增效益以及降无效里程提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
我们通过“四降”实现了“两增”。一是增加公交运营线路长度。在投入车辆资源减少的同时,实现公交线路长度的增加。二是增加公交服务范围。从服务中心城区扩展到周边区县,如贵安、息烽、双龙、龙里,扩大了公交服务范围,增加了周边地区线网覆盖率,逐步走向城乡一体。
三、对策与措施
坚持“公益性+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方向,重构公交服务体系,打造“新公益”,构建“新公交”。
◆ 新定位
公交需要重新定位,我们老公交人始终把自己局限于传统公交的框架内,所以很难找到一条求生的窗口和路径。贵阳市坚持“公益性+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方向,重构公交服务体系,打造“新公益”,构建“新公交”。
打造“新公益”即追求质量效益,降低公益性浪费,改进粗放管理模式,增强公交吸引力;构建“新公交”就是要推进战略转型,突出质量和效率,实施“公交+N”的发展战略,叠加多重服务,创造多种价值,以高品质服务增强公交参与多样化出行市场的竞争力。
原来公交服务比较单一,传统的企业都是单一的服务、单一的价值,而现在社会追求的是生态化、平台化,是多元服务、多重价值、多重收益,所有单一的东西都很难生存,因此公交必须创造多重价值。
原来我们注重的是公益价值,公交的属性是公益,这是永远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在公益的基础上,应该创造多重价值,以高品质服务增加公交参与多样化出行市场的竞争,着力构建一套适应公交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机制与新战略、新思路、新目标、新市场、新经济、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新品牌、新形象,重构公交体系。
◆ 新战略A:实施1234发展战略
1234发展战略即确立一个目标,实现两个转型,推进三大战略以及打造四个公交。
确立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公交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实现两个转型即传统公交企业向现代公交企业转型;常规公交向智慧公交转型。
推进三大战略就是主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辅业市场化发展战略以及管理智能化发展战略。公交的主责、主业就是出行,离开了出行公交就失去了生存资本,高质量是要围绕主业来进行;辅业市场化发展战略就是围绕主业将其他资源进行整合、盘活,将辅业做好;管理智能化发展战略是以大数据为引领,以数据为导向实现现代管理模式手段的提升。
打造四个公交即智慧公交、平安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
B: 实施战略转型
新战略是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管理为导向,突出质量与效率,参与市场竞争,整合出行资源,重构新的出行体系,增强公交竞争力、服务能力及抗风险的能力。
以需求为导向,管理服务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市民的出行需求作为公交工作的出发点,把满足市民出行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
以服务为核心,在公交服务的基础上,要打造“新公交”,延伸服务,创造新价值,实施公交+N战略,扩展市场服务,增加公交服务的粘性和吸引力。
以效率为目标,追求质量与效益,强化目标管理,抓好责任管控,激活企业动力,突出目标导向,重构适应“新公交”发展的体制机制、目标体系、考核管理,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
C:打造主动响应型服务公交
重构运营服务模式,打造随呼而至,快速响应,信息联结,精准服务的公交,打破定线定站,可越线越站灵活运行的新公交。
重构运力投放方式,实施线车分离,跨线班车,运力资源实现跨线复合作用。
重构乘客需求聚合方式,通过大数据和平台化的新型运作方式,让老百姓在时空上进行聚集,通过运营组合模式改变,使老百姓的需求能得到最快的响应。
重构运营绩效,实现低空驶、高响应,更少投入,更好效益,分布式配车,就近响应。
◆ 新思路:做好融的文章
做好融的文章即融入城市发展、融入大出行、融入生活圈以及融入经济圈。
融入城市发展就是将“新公交”“融”入到城市发展当中,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找到新定位,实现新发展。只有融入到城市发展当中,公交才能找到定位,发挥作用。
融入大出行就是将“新公交”“融”入到多元的出行体系中去,定义新服务,在四网融合中扩展服务,在全出行里扩展服务,整合出行资源,把公交打造成多元出行服务商。
融入生活圈就是将“新公交”“融”入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去,到社区去,到医院、到学校、到服务的一线,融入到市民的生活圈,围绕出行服务,叠加多种服务,把出行人群打造成消费人群,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公交提供新动力。
融入经济圈就是将“新公交”“融”入到商圈当中,在出行服务的基础上打造四个经济:票房经济、客流经济、场站经济、物流经济。
◆ 新目标
首先要守住亏损底线,变政府补贴“无底洞”为“有底洞”。
其次要压减无效成本,力争压减公交车辆、从业人员、无效运营里程及运营成本。
最后是做优主责主业,发展品质公交。
◆ 新市场
打造全出行服务体系:立足于公交全出行服务的新定位,扩展新市场,整合公交出行资源,打造全出行服务体系,提供全出行服务产品。
打造“公交+N”出行服务:围绕出行创新服务、延伸服务找市场,围绕公交+N,+学校,+医院,+社区,+商圈,+物流,+场站等挖掘新市场,打造新价值。
依托主业发展多元经济:围绕公交主业加强辅助产业市场化发展战略,在整合资源中扩展市场,把资源资产变资金。
◆ 新经济
新经济即票房经济、客流经济、场站经济,物流经济四个经济。
 
票房经济就是公交的票款收入,也是核心所在,要提高公交上座率,提升公交分担率,提高票款收入,做优主业,做强其他出行服务,增强公交的市场竞争力。
客流经济即把出行人群转化成消费人群,通过大数据,挖掘出行人群的消费需求,延伸做好客流的引流、转化,做好公交的多元服务,打造公交商城,把公交车打造为流动的货柜。
场站经济即整合公交场站资源,挖掘市场潜力,依托公交出行成网成体系的场站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实现场站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物流经济即依托公交资源场站仓储,设施,配置,充分发挥公交车辆空间潜力,实施“公交+物流”战略,把公交打造成“人流+物流”模式。
◆ 新模式
新模式即突破传统公交思维模式,用新的企业价值观,遵循市场规则,打造新的出行服务模式。
一是创新公交服务,整合公交资源,通过定制包车、品质线路、主题线路、打造车厢流动货柜、公交驿站、抖音直播、旅游一体化等版块的打造,推动整体品质公交市场化应用。
二是运用新技术、新传播模式、新商业模式,构建新的服务形态,打造公交商城。
三是利用直播服务、直播带货,在公益的基础上叠加,突破现有的体制,实施公交+民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模式就是平台化、轻资产、专业化。
◆ 新服务
架设线上线下沟通市民的“心连心”桥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呼声。
贵阳公交微信号、“黔爽巴士”APP等线上增设沟通渠道,同时走进社区、工厂、学校等听取意见。让市民“近距离”“零距离”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公交,提高广大市民对公交的认同度,努力打造“民生公交”,营造关心公交、理解和支持公交、优选公交的社会环境。
◆ 新业态
抢抓市场,多元发展,盘活资源,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将公交潜在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充分发挥公交场站多、公交线网覆盖面广、公交人员多的优势,做大“场站经济”业务以客流量集中的公交站点为根基,建设公交驿站,与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合作,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城市货物配送、快递等服务。
◆ 新品牌
打造“新公交”品牌,提升公交品牌价值。多维度打造系列“黔爽”品牌,做优“黔爽出行”服务。通过“黔爽”巴士品质公交的新公交品牌,将公交流量转变为平台流量,推动网商业务的发展。构建“黔爽”驿站、“黔爽”电商、“黔爽”新零售、“黔爽”酱酒系列、“黔爽”直播带货、“黔爽”商城平台等应用场景,拓展公交增值服务链条为乘客提供综合出行服务,提高公交客流变现能力。
◆ 新形象
注重文化引领,创建公交新形象。强化公交形象宣传,打造品牌线路,深入推进贵阳公交线路品牌创建工作,将公交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赋予公交以文化内涵,把公交打造成“移动”的网红点,实现“车上看景、车内有”,让城市公交真正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公交凛冬已至,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努力创新、勇担使命,切实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相信公交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上一篇: 生存突围 | 民营公交的去与留

下一篇: 深圳巴士集团数字化转型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