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6 14:25:10 编辑:行政人事部 陈丹玲
都市大讲堂 第一讲
主题:创业型企业的人才需求 主讲人:徐旭珊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中国首位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后。任美国IGA人力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执委、中欧HR管理实践联盟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南山区南山科技局专家库专家、海南大学校外硕士导师,曾任健康机构COO、贵人鸟公司人力总监、人人乐商业集团 CHO;从业15年,一直从事人力资源高层和运营管理工作,擅长于组织结构设计、绩效和薪酬体系设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及落地实施、运营体系管理。
11月29日晚7点,我院2楼会议室座无虚席,「都市大讲堂」的第一讲正式开讲。打响头炮的是已从事人力资源工作15年的徐旭珊博士,先前曾任职于南孚电池、人人乐集团、贵人鸟公司等知名企业。
讲座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不同阶段的个性化管理模式 创业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员工应如何充分发挥自我价值 员工进入创业型企业应该做什么准备 员工进入创业型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
徐博士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在从业经历中的宝贵经验与心得。2个半小时的演讲妙语连珠,全程“无尿点”,都市交通的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
企业发展有三个阶段:人治-法治-文化治。处在创业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是人治向法治过渡,存在经验不足、模式不确定、企图心与资源不匹配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现阶段的最佳管理模式和适应未来发展的新模式。管理者应充分调动资源,以少做多,以小做大,多快好省。同时明确岗位职责,适当授权,优化流程,突出管理的个性化等。 创业型企业需要具备如下特质的人才: 拥有老板心态。换句话说,以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每位员工都能把工作当自己的事业,那么责任心和动力都将大幅度提升。 有方法。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思维开阔,善于解决问题。 有心胸。包容度大,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处理问题,并且能够就事论事。 相反,创业型企业需警惕有如下表现的人: 注重形式而行动力差的员工。 对资源要求很高,不善于借力的员工。 主动性差,与团队合作能力差的员工。 责任心欠缺,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员工。 员工进入创业型企业应该做什么准备: 外部因素 思考:公司需要我解决的短期(半年)和中期(三年)的问题是什么?老板的价值导向我能认可么?我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我需要哪些支持和条件,我是否和老板沟通了这些,他的反馈是什么? 内部因素 思考:我具备企业要求的人员的特点吗?我有做好艰苦奋战的准备么?成就感是我最重要的快乐来源吗?我愿意接受工作难度的挑战吗?我愿意接受工作辛苦的挑战吗? 员工进入创业型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 总的原则是让自己尽快达到breakeven,包括: 大致清楚要扮演的角色; 既要提升,又尽可能不要有损失; 要坚信企业要我的价值是要我能改变什么,只是我要考虑如何顺利地改变;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借用老板的特点。 在前六个月,员工要注意: 保持学习心态,包括向上级和下属学习,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别人的长处; 思考如何帮助下属; 清楚老板最头疼的是什么,并以自己的专业经验找出自己的重点; 要不断创造小的成功,持续赢得老板的信任,以此赢得不断的授权和更多的资源。 员工加入创业型企业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避免带旧部下; 避免过多谈论过去的公司; 在思考的方式上一定要就事论事,以便于决定自己采取正确的行动方向,在具体采取行动的时候再考虑别的因素; 要有自己的意见,但是在说出意见之前,一定要让老板确认你明白了老板的想法; 要小心通过非工作的方式来拉近你和同事的关系; 通过多跟老板的沟通和咨询老员工来发现自己应该和老板沟通什么以及沟通的方式; 要非常小心或者避免评论老板; 不要过于抱怨公司的变化多,要做的是如何管理好这个变化; 不要太计较目标和回报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来呈现,要相信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老板是论功行赏的; 要相信公司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不要过多计较现在的职位和做什么。 接下来,徐博士还从自己从业多年经历的感受出发,和大家分享了心得,例如:年轻人要广阅读多博览,开阔视野,提高工作和生活的境界;保持学习心态,自我提升,成为更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发挥价值。
讲座尾声,薛博院长针对讲座内容进一步延伸与探讨。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利器。 部门一把手要做好人力资源这项核心工作。 越是难做的事情,才更要去做、去挑战。 在管理中应灵活变通,不必纠结于是否朝令夕改,更重要的是决策是否正确。
都市大讲堂将形成内部管理常态化,持续不断地分享信息,拓宽视野,提升团队综合素质。期待「都市大讲堂」第二讲继续播撒知识的种子……
上一篇: “高速公路运行自动化监测系统”杀入2017年中国(小谷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下一篇: 我院与宁波物研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